茶道上的茶人,刘锦程:宜昌是悠久茶港 师专是温馨记忆

茶道上的茶人,刘锦程:宜昌是悠久茶港 师专是温馨记忆

10阅读 2022-06-25 01:57 品牌

宜昌师专老校门(陈学东摄)

讲述人:刘锦程,72岁,万里茶道协作体副秘书长,湖北长盛川青砖茶研究所副所长、秘书长,三峡大学退休干部

讲述时间:6月17日

记录采写:记者冯汉斌

协助采访:通讯员李云贵(宜昌市城建档案馆研究馆员)

今年72岁的刘锦程先生是一名“光荣在党五十年”的老党员,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师专”,从1975年华师政治系毕业分配到宜昌师专工作开始,他从一名普通的政治课教师一直干到校办副主任、总务处长。1984年被任命为宜昌师专副校长,1996年出任合并后的湖北三峡学院师范学院院长,他在师范教育的领导岗位上工作了整整14年。在师专期间,他分管后勤、财务、人事、校办等工作,为学校师生的生活服务事务,费尽心血,并留下了许多故事,让师专老教授们至今都津津乐道。

从三峡大学校友总会退休后,有着浓浓师专情结的刘锦程先生不但仍热心教育事业,担任多年的教育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还关心宜昌师范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推动将徐特立题字的宜昌师专老校门牌坊作为红色文物进行维修保护,推动将校史文集《宜昌师专的故事》早日公开出版。他担任中华文化促进会万里茶道协作体副秘书长,着力挖掘长盛川历史史料,为其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作出了贡献;积极推动将宜昌纳入万里茶道节点城市;倡导成立万里茶道研究院并付诸实施;去年,他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首次提出“宜昌是汉口之外湖北又一个重要茶港”观点。此论一出,应者甚众。

6月17日下午,刘锦程先生在胜利四路长盛川茶体验馆为记者讲述了他的师专情、他的茶界缘。

老师专有最难忘怀的历史乡愁

我是1975年从华中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宜昌师专的,那一年,宜昌师范学校和宜昌专区进修学校合并,开始高师招生,随后,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宜昌分院。1978年4月,国务院批准重建宜昌师范专科学校,这个名字一直保持到1996年湖北三峡学院成立,都没有变过,而我,有幸完整地经历了全过程。

说到宜昌师专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建于1946年9月的湖北省立宜都师范学校,校址在宜都红花套。那时只有几栋破旧民房和搭起的三栋木架篾扎的茅草屋,首任校长是梁瑞麟,只有41名教职员工,493名学生,大部分都是抗战时期流落到四川,就读于国立荣昌师范学校和国立十五中的湖北籍保育生。1950年4月初,校址迁至城区黄草坝,改名为湖北省立宜昌师范学校。1958年暑期,学校迁至市内的北山坡,随之更名为宜昌师范专科学校,今年96岁的徐汝潭老人出任当时的校长,他上任后想尽各种办法充实师资,扩大生源,改善硬件设施,可以说多管齐下。学校专科部先后开设了中文、数学和物理专业,加上中师部、附中、附小,学校规模得到了空前发展,这也是值得校友们终生回味的师专草创岁月,我们称之为“前宜昌师专时期”。

我当时分配到北山坡时,学校里还有好多窑洞式建筑,因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担任湖北省宜昌师范学校校长的张晓光先生是北方人,比较欣赏这样的建筑风格。他是南下干部,1964年去世后,还被省民政厅追认为革命烈士。在校工作期间,他曾函请“延安五老”之一的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先生为即将创立的“宜昌师范专科学校”题写校名,至今,徐老的题字还被刻印在北山坡老校区的老牌坊上,成为校友们的共同记忆,也成为老师专的文化遗产。

近年,有政协委员在“两会”上呼吁,将宜昌师专老校门纳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我非常赞成。经过六十多年的文化积淀,由徐特立题写校名的老师专牌坊,不但已深入人心,成为一万多名老师专校友们的文化托命之物,也以其纯正的红色基因见证了宜昌师范教育的发展轨迹,既可以活化利用宜昌师专这一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厚植宜昌文化元素,培塑宜昌文化品牌,也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研学基地,所幸的是,目前宜昌师专老校门已经作为历史建筑纳入城市紫线规划管控范围,期待下一步作为文物保护起来,传承下去。

宜昌师专是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也是干部的培养基地,可以说,老师专是许多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乡愁。在三峡大学等的支持下,在师专校友和有关文史专家的努力下,我们正在推动编辑出版近40万字的《宜昌师专的故事》,它可以说是一册历史与记忆之书,也是一册文献与故事之书。

千方百计解决师生们的后顾之忧

我是1984年出任师专副校长的,当时才三十出头,时任祖籍江西萍乡的老校长张国然管理水平很高,知人善任,从各方面支持我这个初生牛犊。我那时主要分管后勤、财务等。那时,学校几百户人家生火做饭,都是用柴禾和煤,做顿饭费时费力,牵扯了教职工们的大量精力,也非常影响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宜昌各大小单位,很少有用上煤气的,学校教职员工对此十分渴望。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我与张国然校长一起召集后勤一班人多次商讨,最后下定决心,没有条件就自己创造条件,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全校教职员工用上煤气。我们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首先是通过各种渠道解决煤气钢瓶问题,第二步寻找供气来源,最后终于在春节前,学校符合条件的大部分员工发放了煤气指标,一年六瓶,保证供应,有很多还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职工。正是平时的这些微小的成绩,宜昌师专的后勤工作在省内外都有一定的名气,是全国高校后勤先进集体。

宜昌师专之所以在省内外有一定的声誉,是因为教学质量高,有一批自己的名师。我在分管后勤期间,观察到师专的很多老师都严于律己,秉持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古训,非不得已,不会向领导开口。其实,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多主动关心他们,为他们分忧解难。有段时间,学校经常断水,只好用车拖水。当最终发现是东山某部门阻断我校供水,经交涉无果后,我亲自带人到堵水处晓之以理,先礼后兵,供水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上世纪九十年代,高校加快改革,经费一度紧张。我在大会上宣布,一切开支,先保证教职工工资按时发放。有一年连续两次加薪,我到财务督办,确保将加薪发到每人工资单上。

被老教师誉为“后宜昌师专时期”的老校长张国然在师生心目中享有很高威望,晚年身边无亲人,长期独居武汉。我每到省里开会、办事,都去探望,碰到问题,及时联系解决。后来张校长想返校定居,我又张罗租房、买房。并将他定居后的生活、医疗等安排妥贴。

首次提出宜昌是历史上的重要茶港

2012年退休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与茶的研究结缘,从此沉醉其中,一发而不可收。作为中华文化促进会万里茶道协作体副秘书长,这十年来,我的精力主要花在湖北特别是宜昌地域的茶叶史和茶文化的研究上,足迹遍及国内的十多个省份乃至万里茶道上的欧亚诸国。

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长盛川”是著名的茶叶老字号,被誉为“万里茶道上的瑰宝”,我们通过史料挖掘,发现兴盛时期,长盛川曾在亚欧万里茶道沿线开设分号260多家,年产砖茶5000箱以上,一度占据市场份额的60%,成为万里茶道国际茶叶贸易的主力。由“长盛川”衍生出的“川字系列”茶品牌曾多达50多个。经过反复的寻访和考证,最终找到位于观音泉的长盛川茶庄清代遗址。2019年,我主持编撰的考察纪实专辑《茶道瑰宝寻访记》(上册)正式出版,许多珍贵的茶叶史迹、史料为国内首次发现和披露。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去年,长盛川黑茶制作技艺被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里茶道”是始于17世纪末的一条连通欧亚大陆的国际贸易通道,这是全长一万多公里的茶叶之路。2019年,我首次提出了组建万里茶道研究院的建议,得到了中华文化促进会的积极支持,当年8月,我就向中华文化促进会提交了书面论证报告。9月初,中华文化促进会正式回复,同意筹备组建学术性、非营利性专业研究机构“万里茶道研究院”,并由我担任筹备组协调人。经过持续努力和高效运作,2019年12月4日,万里茶道研究院在湖北大学正式挂牌成立。

1861年,汉口茶市对外开放后,茶叶贸易成为当时最大的国际贸易。汉口以上的宜昌港,作为重要的茶叶转运港口,茶叶运输量仅次于汉口,有史料记载,清代中国每年出口俄罗斯茶叶2000多吨,其中大部分由涪陵走水路运到宜昌港口中转,然后再运汉口。抗日战争时期,被草原人民视为生命之饮的茶叶需要寻找新的路线运输,来自湖南湖北的茶叶要安全运出去,宜昌是重要的中转地。鉴于这些毋庸置疑的史实,去年,我郑重提出“宜昌是汉口之外湖北又一个重要茶港”的观点,得到了茶界内外有识之士的认同。正是宜昌作为产茶大区和茶港的地位,宜昌被作为万里茶道的节点城市,被收入权威的《万里茶道全图》,正式对外发布。

品茶有品茶的乐趣,研究茶史有研究茶史的乐趣,七十岁以后,我又开始学着做茶,从中体味做茶的乐趣,这也是我最新的茶缘。

图文来源:湖北日报

文章转载自:中华文化促进会万里茶道协作体

上一页:从全国县级“无废城市”,看生态茶产业如何发展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